沈陽市每天產生7000噸左右的生活垃圾。按照相關要求,沈陽市就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沈陽市居民該如何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沈陽市是如何收集、運輸、處理這些生活垃圾的?針對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制定了哪些新的措施?沈陽市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還有哪些新的進展?8月29日,本報與沈陽市政務公開辦聯合舉辦的民生連線欄目邀請沈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生活垃圾管理處有關專家,就上述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有關問題作詳細解答。
垃圾分類“上下游”全部鏈條化
目前已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實施范圍確定在和平區、沈河區、鐵西區、皇姑區、大東區、渾南區、于洪區七個區開展試點工作。同時確定了三大類生活垃圾分類實施主體:一是公共機構。即黨政機關,學校、文化出版等事業單位,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等。二是相關企業。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商用寫字樓等。三是居民小區。在沈陽市現有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之前市民一直擔心源頭進行分類之后,后續的處理手段無法滿足分類后續的再利用問題。如今沈陽市針對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都進行了系統化的健全體系。
針對廚余垃圾焚燒發電。對于這類垃圾,將設置專門的容器進行單獨投放,由專人清理,避免混入廢餐具、塑料、飲料瓶罐、紙等不利于后續處理的雜質,做到日產日清。建立臺賬制度,記錄垃圾的種類、數量、去向等。對這類垃圾,將采用密閉的專用車輛運送到專業單位進行處理焚燒后發電,運輸過程中加強對垃圾泄露、遺撒和臭氣的控制,并對餐廚垃圾在運輸、處理過程中的監控。
可回收垃圾進行循環利用。根據《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黨政機關率先做起,嚴格落實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標準,同時聯系可回收物的相關企業,在可回收垃圾的下游建立一個通道。截至目前,沈陽市市直公共機構已全部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簽約,從5月23日開始第一單收運到8月26日,己回收可回收物13919.9公斤,種類包括書本,報紙,紙殼,塑料,金屬等。
有害垃圾集中收存處置。市民將有害垃圾投放到有害垃圾收集點的專業收集容器內。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區域的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居民分類投放的有害垃圾,根據數量、種類,約定具體收集時間、頻次,實現定時定點或預約收集。按照有關標準設置有害垃圾暫存點,對有害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分類收集的有害垃圾應根據環保部門的指導,委托有資質的危險廢物持證經營企業進行綜合利用或處置。
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可以積分換獎品
智能分類垃圾箱
沈陽市在鐵西區愛心家園等21個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互聯網+積分兌換模式,由垃圾分類回收指導員免費為業主辦理智能卡,居民將分類好的垃圾憑卡掃碼投入到垃圾箱中,通過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獲取相應生活物品。截至目前,21個居民小區的注冊率為56.46%,總積分達到1300000分。同期在沈北新區團結社區、雅居樂小區和724服務中心先后設置10套智能分類垃圾箱,每個點位配備專業回收人員,引導居民參與注冊,幫助居民正確分類,并開設專屬超市,市民通過注冊和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積分,可到超市進行換購活動。近一個月,共回收可回收物9454.79公斤,總積分達到984950分。?
同時、沈陽市將鐵西區恒潤御林灣小區、大東區富仕家園、華馨家園小區、于洪區陽光100悉尼水郡等小區列入試點小區,推行兩網融合可回收物交投工作。每周固定的時間,受委托企業的工作人員與市、區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管理人員共同舉辦宣傳活動,居民們一方面了解垃圾分類回收最新動態,明確再生資源交付時間,另一方面按照市場價交付可回收物,得到實惠,參與分類。以大東區富仕家園和華馨家園為例,僅8月23日,就有200余居民參與注冊,回收塑料113.86公斤,紙類194.5公斤,金屬229公斤,織物2.15公斤,玻璃24公斤。
未來,沈陽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將以“源頭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有效銜接為重點,逐步探索適宜沈陽市情,符合沈陽市民生活水平的可以借鑒,可以推廣的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分類模式,向全市的居民小區展開,讓居民生活中的可回收物利用價值最大化,讓城市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