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口寺街道觀水路社區,無論是老舊小區還是新小區,垃圾分類正逐步成為一種新風尚。據了解,觀水路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在水口寺街道考核排名中一直靠前,社區劉靈芝書記說,現在垃圾分類的成效是用心用情用力干出來的。
在觀水路社區靠近寶山南路的出口,社區工作者正在張貼垃圾分類的最新廣告,“我們在人流量大的通道經常張貼垃圾分類的廣告,這樣會很醒目,不斷提醒大家垃圾分類。”劉靈芝告訴記者。
如今,觀水路社區的每條巷道,每棟居民樓,垃圾分類的宣傳隨處可見。
“我們還會把垃圾分類廣告及時轉發到轄區居民聯絡群和朋友圈,讓物業及時轉發到業主群。同時,上門開展入戶宣傳,比如我們會去到轄區600多位老年人的家中,親自教他們,告訴他們干垃圾有哪些,濕垃圾有哪些,怎么投放。”社區書記劉靈芝說道,“我們的保潔人員也會對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宣傳引導。要改變群眾幾十年的生活習慣,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是個長期工程,單靠張貼廣告遠遠不夠,要不斷加強宣傳才行。” 據了解,觀水路社區現有11名工作人員,人少事雜。為把垃圾分類工作落細落實,社區書記劉靈芝決定吸納更多力量加入垃圾分類工作小分隊,不斷壯大隊伍力量。
據介紹,垃圾分類小分隊主要由社區工作人員、物業、熱心社區工作的老黨員、退休人員、環衛工人等組成。通過對小分隊成員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后,會進一步明確大家的分工,有的負責分類宣傳,有的負責居民引導,有的負責再次分揀,每個小分隊都做到同向發力,宣傳不留死角,監督隨時進行。
“對比過去,我們社區環境變化太大了,大家垃圾分類氛圍很濃,環境干凈衛生,大家沒事都喜歡在樓下散步閑坐拉家常。”在中天星園小區,正準備外出辦事的葉女士告訴記者。問及大家對開展垃圾分類以來的感受,說得最多的是“環境干凈衛生了,污水遍地橫流的現象也沒有了。”垃圾分類已逐步成為轄區居民的行動自覺。
“社區工作其實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眾的工作,鄰里關系和諧了,工作開展起來就順利了。”劉靈芝說道。
在觀水路社區居住了60余年的岳阿姨也打開了話匣子,“社區活動多,經常組織大家一起包餃子、剪紙這些,鄰里關系很和諧,很支持配合社區的工作,垃圾分類工作大家都是參與者和監督者,一個帶動一個,一個監督一個,不參與垃圾分類都不好意思了!”正是在和諧的鄰里關系中,社區居民逐步參與到了社區的共建共治。
“我們之前垃圾收運的時間是7點到9點,這個時間大家剛好上班上學,效果并不理想,現在根據大家的建議,調整到7點之前,19點之后,大家都很支持配合。”中天城投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萬女士告訴記者,涉及到小區里大事小情,居民們都會積極建議,參與度很高。
現在,觀水路社區構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居民以“我參與、我快樂”的熱情參與到包括垃圾分類工作的各項社區治理工作中,逐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形成長效機制。
用心用情用力把垃圾分類工作落細落實
2023年05月12日 分類垃圾桶-www.gelk.cn 分類宣傳
推薦產品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4000-280-180
- 總部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工業城北區10號B1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