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藍色垃圾桶投可回收物、灰色垃圾桶投其他垃圾、紅色垃圾桶投有害垃圾……從今天起,藍灰紅“三色組”分類垃圾桶將陸續在佛高區核心區獅山鎮26個試點上線,讓垃圾“對號入座”,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 ? 昨日,佛高區核心區獅山鎮“踐行生態路·攜手齊分類”垃圾分類啟動儀式在羅村依云華府舉行,來自獅山鎮官窯、小塘、羅村、大圃社會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和居民代表,共同見證垃圾分類工作啟動,并聽取了專業環保講師的講解。
????早在今年3月,佛山高新區國土規劃和城市建設局市政管理科便將南海大學城、獅山城區部分地區等選為前期試點,共投放30多組智能垃圾桶用以提升居民分類意識。本月底,藍灰紅分類垃圾桶將在全鎮26個試點投放完畢,亟待轄區居民齊動手,共建共享綠色“廣佛副中心”。
????強覆蓋
????分類垃圾桶上線覆蓋獅山26個試點
????“5,4,3,2,1……”昨日,在佛高區核心區獅山鎮“踐行生態路·攜手齊分類”垃圾分類啟動儀式羅村站活動中,隨著全場近200名居民代表的齊聲倒數,佛山高新區國土規劃和城市建設局市政管理科副科長程家強與其他嘉賓一起戳破舞臺上的大氣球,標志著垃圾分類工作正式啟動。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的。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到每一位市民的生活環境,關系到城市垃圾能不能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程家強說,今年3月獅山鎮試點啟動垃圾分類項目,在南海大學城、依云曦城、石門實驗中學(獅山)、獅山城區部分地區共投放30多組智能垃圾桶,拉開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序幕。
????在昨日的獅山鎮垃圾分類啟動儀式舉行后,大批的藍灰紅三色分類垃圾桶“走出”倉庫,將于9月底前正式到全鎮16個物業小區、5個城市社區以及5所學校合計26個試點“上崗”,包括官窯社會管理處的官窯中心小學、小塘社會管理處的獅城社區居委會、羅村社會管理處的依云華府小區、大圃社會管理處的浩湖灣小區等地。
????試點單位的居民該如何配合垃圾“對號入座”?廣東瀚藍智慧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宣傳主管、專業環保講師章淑賢介紹,藍色桶投放玻璃、金屬、紙類、塑料等可回收物,灰色桶可投放購物膠袋、破爛陶瓷、一次性發泡飯盒、污染紙張等其他垃圾,紅色桶用于投放廢燈管、棄置藥物、廢棄充電電池、廢殺蟲劑容器等有害垃圾,在本次投放的分類垃圾桶正面會有清晰的標識。
????利環保
????全民參與垃圾分類
????破解“垃圾圍城”
????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產生臭氣,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體。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置也越來越難。目前,南海區垃圾日生產量已經超過4000噸。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成為破解“垃圾圍城”困境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有益舉措。
????作為國家、省、市、區級重點推廣項目,南海區于去年啟動垃圾分類工作,并在大瀝、桂城、里水三個鎮街選擇物業小區進行試點,目前已開展試點的鎮街垃圾分類準確投遞率提高至70%,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基本能對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進行準確分類。
????“獅山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積極性比較高,環保意識也相對更強。”廣東瀚藍智慧環衛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朋波表示,從獅山鎮前期試點推行智能垃圾桶可以看出,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接受程度良好,有利于接下來工作的推進。
????“回收塑料一噸重,可煉石油全是寶。廢紙利用四百噸,多少樹木不砍掉。”在昨日的獅山鎮垃圾分類啟動儀式上,瀚藍義工團隊用快板表演《垃圾分類好處多》傳遞垃圾分類的理念,不少居民聽后表示受益匪淺,愿意付出舉手之勞。
????“垃圾分類有利于對廢物進行回收再利用,早就該做這個事了。”羅村居民劉春蓮表示,如果藍灰紅分類垃圾桶來到小區內,她會認真地分類投放,為獅山環保事業添磚加瓦。家住依云華府附近的居民黎玉則表示,她很支持垃圾分類事業,“我們家本來就喜歡廢物利用,譬如把閑置瓶子做成小花盆,尤其注重把這個理念傳遞給小孩。”
????來自獅山城區的居民葉騰青來到活動現場的垃圾分類宣傳攤位,帶著兒子學習分類知識。他的兒子舉起寫有“水銀溫度計”的紙板,正確“丟”進灰色的“其他垃圾”樣板桶,收獲了一只鉛筆作為獎勵。
????“垃圾分類可以減少浪費。垃圾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而且是地球上唯一一種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的資源。”獅山鎮國土建設和水務局(城建)羅村辦公室副主任岑鉅偉表示,垃圾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處,例如紙皮可以回收再利用,餐廚垃圾則可以堆肥。
????樂傳遞
????政企聯動提供硬件義工傳遞分類理念
????今年以來,佛高區核心區獅山鎮深入貫徹落實書記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內容來抓,為打造“產城人融合的廣佛副中心”、爭創全國高新區20強增資添彩。
????眾所周知,生活垃圾治理涉及千家萬戶,是守護美好生態、締造文明家園的重要舉措,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更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企業、家庭和個人等多個環節,一環緊扣一環,每個環節都需要明確職責,工作難度非常大。到底該將哪一環作為突破口,去踐行垃圾分類工作呢?獅山給出的答案是:政企聯動做“硬件”,發動志愿者做“軟件”。
????“我宣誓,志愿做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自覺保護環境,節約使用資源……”伴隨著陣陣慷慨激昂的宣誓聲,此次垃圾分類啟動儀式落下了帷幕。“要真正實現‘綠色低碳、分類環保’,讓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聚出合力,用行動踐行環保理念!”程家強表示。
????“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餐廚垃圾、工業垃圾的分類回收尚且可以通過規范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來實施。”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經營發展部對外專員周子藝說,但推進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涉及到大量市民的習慣改變,廣泛的宣傳發動顯得尤為重要。
????重踐行
????未來將投300萬力推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重在實踐,這是一場需要全民形成新的“習慣動作”,并且用這個新動作堅持長期“跑”下去的“馬拉松”。
????“‘嘭’一聲,門就關上了,這種情況也會有。”章淑賢說,在推行垃圾分類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沒少在入戶調查講解中吃“閉門羹”,但想到垃圾分類能為環境和家園帶來的巨大益處,工作人員還是會堅持不懈地努力,讓更多居民從最開始的不理解變為慢慢接受,“最終轉化為自覺行為便是我們最樂意看到的事。”
????獅山鎮市政中心管理站副站長李曉霞介紹,接下來,為有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共建共治共享美麗獅山,獅山鎮將進一步有效發揮市民、企業、社會組織及社工、義工的力量,在各居民小區、學校開展“資源回收日”活動、“分類小講堂”進校園活動,加大入戶宣傳、物業培訓力度,帶動居民踐行生活垃圾分類,形成“人人知道分類,人人參與分類”的社會氛圍。
????未來一段時間,獅山鎮預計將投入300萬元,推動垃圾源頭分類和終端處置有機結合,使可回收物集中起來變賣成錢,其他垃圾統一收運、焚燒發電,有害垃圾運送到有資質的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